31歲的村民巖叫香在新房院落內專門用來品茶的涼亭招待客人,微風吹過、風鈴作響,他的手機也響個不停,不時有客戶咨詢預訂茶葉。一旁工人進進出出,將處理好的茶葉放進陽光房中晾曬。這座新房耗資300萬元,但在村中還不算“頂級豪宅‘’。
6月7日,村民揉捻剛殺過青的普洱茶葉。新華社記者 耿輝凰 攝
據(jù)村中石碑記載,老曼峨是西雙版納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之一,建寨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,周邊處處是古茶園,村民世代種茶。
這里的茶樹與印象中不同,枝干粗壯,枝杈茂密,葉片寬厚,在地勢陡峭的山坡上任性生長,透出一股不加修飾的生命力。若非仔細辨別,很難將茶樹與叢林中其他原始樹木區(qū)分開。村民采茶時,時常要借助梯子等工具才能取到樹頂嫩葉。
6月7日,老曼峨村村民在采茶。新華社記者 莊北寧 攝
“我們布朗族人一出生就會制茶。”巖叫香開玩笑地說道。茶葉在布朗族的生活中隨處可見,祭祀活動要獻茶,客人來了要泡茶,勞作累了喝茶解乏,年輕人娶親需以當?shù)靥禺a酸茶作為彩禮。
一旁茶葉初制所內,布朗族手工藝人正在制茶,經(jīng)過攤青、殺青、揉捻、解塊、晾曬等步驟,純手工制作的茶葉才算初步完成,靜靜等待時間賦予其更醇厚的回味。
隨著茶葉市場需求量增加,制茶技藝為更多人提供工作機會。來自西雙版納景洪市的王強,正在給茶葉去黃片(較為粗老、顏色泛黃的茶葉)。他告訴記者,給1斤(500克)茶去黃片可以賺1元錢,最多時他每天能篩選1000斤茶葉。
老曼峨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巖煙叫說,每年4月,村子里最為熱鬧,采春茶時有三四千人來此打工。
勐??h茶葉與綠色食品產業(yè)發(fā)展中心副主任曾鐵橋介紹,近年來,得益于較好的品質,老曼峨產的普洱茶愈發(fā)得到市場認可。
“老曼峨的普洱滋味厚重、霸道,入口有苦味,但很快會回甘生津?!痹F橋說,現(xiàn)在每公斤老曼峨古樹茶收購均價可達到2000到3000元,代代相傳的古茶樹成了村民的“搖錢樹”。
6月7日,村民給茶葉殺青。新華社記者 趙歡 攝
然而,就在二十年前,如此收入,還是老曼峨村民不敢奢望的“夢想”。“過去種茶就像種菜一樣,1公斤的鮮毛茶才能賣上三四塊錢?!?6歲的村民巖坎兒說,他小時候,家里有100多畝茶園,但由于茶葉賣不上價,父母守著旱谷地,每年春季才去園里采茶來賣。
2004年起,普洱茶價格開始上漲,外來企業(yè)進入老曼峨,引進先進的種植和管理技術。曾鐵橋說,農業(yè)部門和村委會指導村民采取科學采摘、修枝管護、不打農藥等方式,改進茶園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和茶葉口感。
巖叫香和巖坎兒家的茶園也都擴大了規(guī)模。巖叫香說,自家現(xiàn)在經(jīng)營著的200多畝茶園,每年產茶近1噸,平均價格在每公斤800元,今年春茶季節(jié),他銷售茶葉的收入達到50萬元。
科學種植加上傳承千年的手工制茶工藝,村中茶產業(yè)不斷升級。巖煙叫介紹,村里引進、成立40余家茶葉初制所,不斷提升茶產業(yè)規(guī)?;?、標準化、品牌化程度,提升市場競爭力。
小山村因為茶葉走上了致富路,提升了人氣。如今,老曼峨村依托鄉(xiāng)村振興建設項目,正在打造茶旅康養(yǎng)休閑特色村莊,修建布朗族村史博物館,讓游客在品到茶香的同時,還能體驗千年布朗山寨的獨特風情和制茶技藝。
(參與采寫:莊北寧、嚴勇、耿輝凰、趙歡)
來源:新華社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